艾灸方法之艾炷隔姜灸法

2015-05-20

艾炷隔姜灸属于“艾烃间接灸”的一种,艾住间接灸也叫“隔物灸”,是用药物将艾住和施灸处的皮肤隔开的一种灸治方法。这种灸法比起直接灸来,有很多优越的地方:一是保护皮肤避免灸伤,不会烧伤化脓,二是减轻灸时的疼痛感,患者痛苦较小:三是借助间隔物的药力和艾的特性,发挥协同作用,取得更好的效果,四是对艾炷起到固定作用,对某些凹陷部位起填充作用。因为间接灸法治病效果特殊,适应证广,而被当今临床所乐于采用。隔物灸的种类很多,临床上隔用什么药物,就称为“隔什么灸”,操作时只更换艾佐而不更换所间隔的药物,一直将预定的壮数灸完为止。隔姜灸是现在临床上最为常用的一种。

隔姜灸是在艾住与皮肤之间隔一个姜片进行施灸的方法。它使用方便,容易掌握,患者感到舒适而无痛苦,一般不会引起烫伤,还可以根据病情反复施灸。

隔姜灸示例图

生姜辛温无毒,升发宣散,其散寒发表、调中开胃的功能尤其显著。生姜中含有姜辣素,挥发油中含有姜醇、姜烯等,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,可以扩张血管,增进血液循环。用艾注加温后,其作用可增强数倍,既能避免直接灸遗留恋痕的缺陷,又能和生姜发挥协同作用,有相得益彰之效。

施行此法时,首先要选择大块的新鲜生姜。因为鲜姜既能保证施灸时达到最显著的药理效应,又能发挥良好的导热作用。将生姜切成直径2—3厘米的姜片,约5分硬币大小,厚2—3毫米,不宜过薄,也个宜过厚。过薄刚灼热感太强,达不到隔姜灸的疗效;过厚则热力渗透较弱,同样达不到治疗效果。姜片切成后,要用粗针点刺数个小孔,以便使热力传导。


施行此法时,艾炷的制作也有一定的要求。一般用中等大小的艾炷,如果做得太大,先燃上部,下边不热,燃烧接近美片时热力剧增、弄不好就会发疱。再一点,制作艾柱时既不能过紧,也不能过松。过紧则燃烧时间长,热度过高:过松则燃烧太快,容易脱散,掉落火星。

把姜片放在应灸的肮穴部位或息处,再在姜片上放上艾炷,就可以点火施灸了。用线香或火柴点燃艾住顶端,使其一直向下燃烧,直到艾注全部燃完,然后用镊子夹去艾灰、炭火,再另换艾炷施灸。每燃烧一个艾炷,在尚未燃完时就在旁边接续一个,使之引燃,不必再点火。这样,热力持续,面积不断扩大,就会产生连续不断地温热刺激。

一般每片姜烧过两三个艾注后,医者或患者即应勤动动、勤看看,以局部大片红晕、患者觉热为度。隔姜灸是不应该发疤的,若发疤则属技术上的错误。如果初灸一两个艾性,患者即感到灼痛难忍,可将姜片提起,然后重新放下。此种灼痛并非真热,而是生姜刺激的缘故。疼痛实在难忍的时候,可稍微移动一下姜片的位置,亦可在姜片的下面垫上一个纸片再灸。

隔姜灸每次可放2—3个姜片,灸2—3个穴道,灸完后再重换其他穴位。不要一下子取穴过多,否则,忙不过来。如果灰烬和残艾积存过多,则应及时予以清理。施灸过程中,应不时地拿起姜片观察皮肤的颜色,因为有些患者局部神经麻痹,知觉迟钝,容易施灸过度,发生水疤。施灸后因皮肤毛孔开张,宜暂避风吹,或以干毛巾覆之轻揉,促使汗孔闭合,以利恢复。

隔姜灸通过艾和生姜在施灸时产生的双重效果,又通过经络穴位的调整作用,促进气血的运行,提高机体抗病祛邪的能力。由于本法在温中散寒、宣散发表、通经活络方面的功效显著,所以常用来治疗外感风邪、寒性头痛、咳逆痰喘、反胃呕吐等,尤其对寒性呕吐、泄泻、胃病、腹痛为佳。对面神经麻痹的治疗,隔姜灸也优于针法。但宜讲究技巧,每隔一天施灸1次,将面神经麻痹部位的主要穴道灸热。灸后1个小时内少说话,不喝水、不吃东西,安静休息,以利恢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