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方法之艾炷隔蒜灸法

2015-05-20

   隔蒜灸是在艾住与皮肤之间隔蒜片或蒜泥进行施灸的方法。这种方法对癌病、疮疡、痈疗外科病症有较好的效果,其他方面则远不如隔姜灸运用的广泛。原因是本法操作起来比较麻烦,加上大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,起疤后有时会留下灸痕,使患者有一定的顾虑。

   大蒜辛温性散,有消肿化结、拔毒止痛之功,临床应用以紫皮独头大蒜为洼。大蒜中含有挥发油的大蒜素,有较多的酞性液体,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强,但经两个艾住施灸后,温度可使其刺激性降低,大蒜的效性液体可将艾炷牢牢地固定在皮肤上,是固定艾蛀的优良隔垫材料,不易脱落。

   使用时,将独头大蒜切成薄片,厚约5毫米,中间以针刺数孔,或者用大蒜捣成蒜泥,制成薄饼,放置在穴位或肿疡上,再置艾煌于蒜泥或蒜片上施灸。艾住大小如黄豆,松紧适度,火力由大而小,待艾住燃尽,易炷再灸。灸至四五壮后,蒜片变为焦黄色,要及时更换。

   隔蒜灸由于将艾火施加于蒜片或蒜泥上,对皮肤会造成强烈的刺激,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,解毒消炎、活血化波,促进伤口的愈合,同时还能增强机体的自身免疫功能,故隔蒜灸多用于治疗瘤病、疮疡、痈肿、肿疖、蛇蝎毒虫咬伤、腹中积块和肺痨等疾病。如灸疙疡,患者取侧卧位,将独头蒜片放在淋巴结核上再置艾施灸。燃尽一壮,再换一壮,直到蒜片焦枯为度。灸后局部起疤,呈I—H度烧伤状态。灸治1次不愈者,可隔1个月再灸1次。

   对于肿痛、疮痈之类,最好把施灸点放在“疮头”上,也就是炎症区的顶点。如果漫肿无头,可先在疮上贴一张湿纸,湿纸先干的部位就是“疮头”,即施灸的最佳部位。灸的程度,知痛者灸到不知痛时为止,不知痛者灸到知痛时为止。知痛者灸到不知病时为止,目的是为了消除炎症、防止溃烂:不知痛者灸到能知痛为止,目的是为了控制溃烂的继续发展,促使伤口的愈合。尤其是患部已形成溃烂而不觉得疼痛的,灸的热度要透过溃烂部分而达到能产生痛的组织(古代称“良肉”的部分),才会觉得疼痛。这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适宜的温度,才能获得治效果。

   隔蒜灸还可以治疗虚劳,在民间广为流传。方法是让患者卧在床上,胸腹部垫高,用500克大蒜捣成泥,在脊校正中,自大椎穴至腰俞穴铺敷蒜泥一层,约2毫米厚、5厘米宽,蒜泥周围用棉纸封固。然后在大椎穴、腰俞穴两点间以筷头在各脊柱间轻轻按压一凹陷,在凹陷上安置中等大的艾住点燃施灸。连续灸至患者自觉呼气时鼻中或口中有蒜味时停止施灸。施灸完毕后,用温开水温敷周围封固的棉纸,侵慢将纸揭去,并移去蒜泥。因蒜泥和灸火的刺激,脊部正中多起水疤,用针将水疤挑破,涂以滑石粉,外敷消毒纱布即可。这种方法古来已有,形如长蛇卧干脊中,称为“长蛇灸”,亦叫“铺灸”。它具有温补督阳、强壮真元、调和阴阳、温通气血的功效,适用于督脉诸证及一些慢性虚寒性疾患。现多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而脊柱强直者。

   隔蒜灸一般不用于面部,因可能留有灸痕,影响容貌。另外,因为隔蒜灸要求在治疗过程中皮肤起疤.因而要做到局部清洁,预防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