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灸温灸中的补法与泻法

2015-05-21

温灸须分补泻,关于温灸法的补泻操作,论述不多。本来艾灸都是偏于温、偏于补的,不像针法操作那样补泻分明,因此有入主张“灸无泻法”。从临床实际应用来看,艾炷灸补虚作用较大,可以视为灸的补法;艾条灸散寒作用较大,可视为灸的泻法。当然,这只是相对而言,实际上两者的相同作用更多一些,“散寒”也仍然是建立在“温补”基础之

上的。

(1)艾炷灸补泻:有关“艾炷灸”的补泻方法,在《灵枢‘背俞》篇中曾有记载,以后《针灸大成》义作了进一步的说明:“以火补者,毋吹其火,须待自灭,即按其穴;以火泻者,速吹其火,须其火灭,开其穴也”。艾炷灸的补法,是在点燃艾炷后,不吹灭艾火,让它慢慢燃烧,徐徐自灭,这样灸的时间相对较长,火力较微而温和,能够缓缓透入深层。灸治完毕后再用手揉按施灸穴位,使真气聚而不散。艾炷灸的泻法,是在点燃艾炷后,速用口吹气,使火力加旺,促其快燃,这样火力较猛而迅速,快燃快灭,灸的时间短。施灸完毕后不揉六孔,使穴道敞开,邪气可敬。这些补泻方法,目前临床所用不多,补泻价值,尚需进—步验证。

(2)艾条灸补泻:有关“艾条灸”的补泻方法,近代针灸家朱镀提出将艾条灸法分为“抑制法”和“兴奋法”。抑制法主要是用艾条温和灸,每次每大灸10分钟以上,特殊需要可灸几十分钟,目的是镇静、缓解,促使正常的抑制作用,可以看做是“补法”的应用:强奋法主要是用艾条雀啄灸,每次每穴灸半分钟到两分钟,上下移动30一50下,目的是促进生理机制,引起正常的兴奋,可以看做是“泻法”的应用。不管怎么说,临床应用艾嫂灸和艾条灸,都应该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,灵活运用。